青春版牡丹亭(青春版《牡丹亭》于何年何地首演)
本文目录
- 青春版《牡丹亭》于何年何地首演
- 青春版《牡丹亭》究竟哪里有问题,为何好多名家都在批评
- 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成功的原因有
- 青春版《牡丹亭》到底哪里有问题,为什么好多名家都在批评
- 青春版昆剧牡丹亭剧评_简评昆剧青春版《牡丹亭》的音乐
- 青春版牡丹亭上中下看哪一部
- 牡丹亭作者是谁
- 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何启示
- 青春版《牡丹亭》的上本、中本、下本有什么不同
青春版《牡丹亭》于何年何地首演
2004年4月,作为第二届中华戏曲文化节的“重头戏”,沈丰英和俞玖林联袂主演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在武汉剧院上演。
2004年4月,由着名作家白先勇主持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首演,赋予这门古老的艺术以青春的喜悦和生命,之后8年在世界巡演。
青春版《牡丹亭》悠扬的水磨调能让观众舒缓平静下来。实验证明,每分钟60~80拍的音乐,人的感觉最舒服,这与人在安静时的心率是一致的。柔情委婉、轻歌曼舞的昆曲是调节人体心理状态的极好手段。
《牡丹亭》这个故事虽然是古人的故事,但放在现在依然打动人心。剧中的杜丽娘,为爱而死,因情还魂,追寻梦中情郎柳梦梅,不惜入冥府、返人间,终于与情郎永结连理。《牡丹亭》是一出爱得“死去活来”的爱情悲喜剧。青春版《牡丹亭》究竟哪里有问题,为何好多名家都在批评
青春版《牡丹亭》被许多名家批评的原因有:一,对剧本进行了大量的删改;二,任用的演员实力不佳;三,过于迎合青年。
一、对剧本进行了大量的删改
青春版的《牡丹亭》删去了许多冗余的部分,而极大地突出了杜丽娘和柳梦梅地凄美爱情,让这两个人绝美的爱情故事得到了更细致与强烈的刻画。其中部分情节的删去的确比较合理,一些繁杂的片段在青春版中上演必然会导致乏善可陈。但有些情节的大删大改,虽然极力地突出了爱情这一主题,但未免失去了原本剧本的韵味,反而如同大众文学平平淡淡的爱情故事一般,看不出其名家的内涵所在。
二、任用的演员实力不佳
青春版的《牡丹亭》为了迎合年轻观众的审美,启用了一众新的唱角,其中的主角为沈丰英和俞玖林,但他们两人虽然扮相讨人喜爱,但其基础的功力却有点扯了后腿,无法很好地把唱词中一字一句地韵味表达出来,名家听到了,必然会因为这样一种漏洞而对其进行批评。
三、过于迎合青年
昆曲自明末清初诞生以来,以及历经了几百年的历史,它所具有的韵味及内涵是独特的,如果硬要去与当下的时代相结合,那必然会导致本貌的缺失,看完这样一部青春版的《牡丹亭》,可能只会感慨于剧情的凄美,演员灯光场地的华美,却不会惊叹于演员的唱腔、唱功,让观众的欣赏变得片面起来。
想要将昆曲与当下相结合,还需要长时间的磨合与平衡,但这一次的青春版《牡丹亭》固然有种种弊端,但必然是一次划时代的尝试,它开辟出了一个新的领域,可以引导着后来者们对此进行不断地探索。而在未来,真正的昆曲一定可以重获新生。
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成功的原因有
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成功的原因有定位明确,融入了时尚元素,戏曲本身知名度高等。
1、《牡丹亭》是古老的剧目,昆曲是古老的剧种,但在青春版的制作中,既承续了传统,又融进了现代人的审美精神,以现代的舞台装置和艺术方式把它呈现在舞台上,取得了整体上的和谐、流畅和细部的尽可能完美。
2、青春版《牡丹亭》起用了一批非常年轻、非常有潜力,有前途的年轻演员,井由他们担纲主演,而这个戏在大学生中演出的成功,在他们中间培养新一代的有文化、会欣赏的观众,更是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3、青春版《牡丹亭》另一个重要特色是情的灌注和情的升华,这个情更是在四百余年后的此时此地通过艺术团队的同心协力而物化于青春版《牡丹亭》里的至情。
《牡丹亭》艺术特色:
1、《牡丹亭》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作者热情奔放地赋予“情”以超越生死的力量。
2、《牡丹亭》中杜丽娘经历了现实、梦幻与幽冥三个境界,这显然是作者幻想的产物,作者借用三种境界的艺术对比来表达理想和思想,用梦幻和幽冥反衬出了现实的残酷。
3、《牡丹亭》呈现着光怪陆离的色彩,花神、土地、地府判官、鬼卒,与现实中的人物结构成了现实和精神两重世界,深刻描绘出了封建社会的本质。
4、《牡丹亭》最后让现实中不可能的爱情理想得到了实现,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
青春版《牡丹亭》到底哪里有问题,为什么好多名家都在批评
白先勇先生的这一段青春版的《牡丹亭》,暂且先不评价它的好坏。但这一版的牡丹亭的确给中国的戏剧带来了用一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起码在昆曲这一部分是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的。
作为一个听剧的门外汉,我本身对于戏剧等方面也不是特别的熟悉,但是,作为一个比较喜欢文学的学生,对牡丹亭这部剧还是有些许了解的。
汤显祖先生的《牡丹亭》,不仅仅是在刻画柳梦梅与杜丽娘之间的爱情。更多的是长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上,封建礼教给予女子在追逐自由,爱情和婚恋上的枷锁。更多的是像在提倡一种个性的解放,突破封建礼教的枷锁。
而现在由白先勇先生改编的青春版的《牡丹亭》,总是更进一步的将这个故事的题材集中在表现柳梦梅和杜丽娘两个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上。从大局的角度来看,这个主题明显就变得更加的狭隘了。
除此之外青春版的《牡丹亭》,虽然从它的意境,服饰等方面都进行了巨大的改动,让人眼前一亮,觉得十分的美好。但是在服装,舞台效果等各个方面都完善的地步,观众们就会更一步的去深究唱戏人给人带来的感觉。
听剧听的就是唱,您唱的好,自然会受到人追捧。所以比起各种服装啊,舞台效果等花哨的东西,更重要的本源还是在唱,以及唱所带给人们的情绪感染。
所以归根到底,青春版的《牡丹亭》虽然比之前的更受欢迎,但其实如果去深究,相比较,在唱戏方面,还是老版的更具特色和爆发力。
青春版昆剧牡丹亭剧评_简评昆剧青春版《牡丹亭》的音乐
在白先勇先生担纲制作的昆剧青春版《牡丹亭》风靡两岸三地各大城市之际,我有幸随江苏省苏州昆剧院赴南京在人民大会堂为南京大学校庆103周年演出。全剧上、中、下三本三个晚上九个小时的演出过程中,我亲见了大学师生等文化层次较高的人士对昆剧《牡丹亭》的喜欢和热爱,促使我深深地思考文化遗产传承中从戏曲音乐到戏曲美学等许多方面的问题。这里我想就我的体会,谈谈昆剧青春版《牡丹亭》在音乐上的成功经验,因为音乐的成功为全剧的成功做出了重大贡献。 对昆剧青春版《牡丹亭》的音乐,观众的一致评价是“年轻”、“好听”。“好听”二字,是对感受的直接的表达和对音乐的朴素的评价;“年轻”二字,则是一个比喻的说法,究其实际涵义,显然是说音乐不故步自封、不画地为牢,因而朝气蓬勃、充满生命力,被新时代、新观众所接受,预示了它的广阔前景。那么,青春版《牡丹亭》的音乐为何能取得这样的效果?我认为归结到一点,那就是它尽管并不充分却已经是勇敢大胆地把歌剧的音乐创作技法用到了戏曲音乐当中,既保留了昆剧音乐的基本特色,又得到了豁然开朗的更新。恰就在我形成这个想法的时候,我读到了音乐家王震亚对京剧现代戏《杜鹃山》音乐创作经验的分析,以及“有经久的魅力”这样的高度评价(王震亚《中国作曲技法的衍变》,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1版),其精湛的见解更坚定了我的观点。� (1)在全剧音乐工作最基础部分的唱腔整理上,音乐编创者的步履是谨慎的,因为深知昆剧界有不少清规戒律和见解分歧,一旦造次,就可能备受责难,劳而无功。因此歌剧音乐手法的运用,在这个方面是有限度的。主要是通过润腔把字唱正并增强曲词的表现力,修订了某些唱腔不够合理的乐句结构框架,简化了或规整了某些拖沓冗长的乐句,在历来较少演出的中本和下本重写了部分唱腔。这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对唱段的声乐形式作了一些处理,用入了多人组合的演唱形式(这里还称不上歌剧手法中的重唱或合唱),改变了单一的独唱方式所带来的单调感,丰富了音乐的色彩。 (2)集中体现歌剧音乐手法的,是全剧采用了主题音乐的方式。从男女主角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经典唱段中,提炼、设计了人物主导主题各2个,并编创了在全剧中作贯穿性出现的序曲(男领女伴)。人物主导主题突出了特定人物的音乐个性,使曲牌体的各不相关的唱腔融为一体,全剧有了完整统一的音乐形象,有效地弥补了昆剧音乐曲牌繁多记忆困难影响流传的痼疾。同时,主题音乐还强化了戏剧情节与音乐之间的逻辑关联。� 现以杜丽娘主题1和柳梦梅主题1为例,并出示相关唱段的片断,试图在对比中明了主题创作的来龙去脉。 当杜丽娘首次出场亮相时,其主题的出现使人物的音乐形象得到肯定;在最经典的《惊梦》中,主题转成笛子独奏,散板形式的变奏描绘了满园明媚春光;杜丽娘的主题还成为《寻梦》《写真》《离魂》各折的幕间曲或终场曲,还出现在《冥判》《幽欢》中杜丽娘上场时,还以变型出现在《忆女》中杜母唱段中忆及女儿时,总之,音乐往往在戏剧情节的关节点或戏剧冲突的高潮处发挥作用。� 同样,柳梦梅首次在《惊梦》中出场时,主要唱段的首尾分布了柳主题,表现其初识杜丽娘时的满怀欣喜;柳主题还成为《言怀》《婚走》中柳梦梅中心唱段的引子,还变奏成《旅寄》中柳梦梅与风雪搏斗的紧拉慢唱乐段;在《拾画》中,柳梦梅的大段独唱中反复穿插着杜、柳的主题,充分地描写了他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主题在唱腔前后的出现和穿插,还弥补了昆曲唱腔大多没有前奏、突兀而起的欠缺(从音乐的合理性看这是一种欠缺)。 (3)音乐歌剧化在全剧的重要一环是重视了描写音乐的创作,其成功的实践在理论上给我们以启迪,使我们突破了对戏曲音乐功能的狭隘理解,认识到戏曲音乐不是消极地作为唱腔的附庸,而应该积极地发挥其独立作用。我们可以举出一些比较重要的片断,如《旅寄》中柳梦梅黑夜里艰难行进的音乐、《拾画》中柳梦梅观赏杜丽娘自画像的几段音乐、《魂游》中烘托杜丽娘表演的多段较为长大的音乐、《折寇》中多段烘托反面角色的、风格与昆曲柔曼绵长的基本面貌迥异的音乐、《圆驾》中的大团圆音乐;还可以举出一些特别动人的片断,如《离魂》中提胡独奏的启幕曲和杜丽娘向母亲倾诉时的箫独奏、《离魂》中终场合唱前的音乐、《冥判》中杜丽娘上场时的埙独奏和二胡独奏、《幽欢》中杜丽娘出场的音乐、《淮泊》中以二胡独奏为主的终场音乐等。� (4)舞蹈是戏曲美学的一个重要元素,是戏曲的抽象形式美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全剧成功的舞蹈音乐,成为程式化、舞蹈化的戏曲舞台身段动作的韵律上的支撑。重要段落有如《惊梦》中的花神群舞(上本的高潮)、《道场》中石道站做法事时的音乐、《回生》中终场时的大段音乐(中本的高潮)等,除以上较为长大的段落外,还有不少与描写音乐难以作明确分界的较为短小的穿插性段落。� (5)全剧高度重视配器与演奏,以民族器乐曲的音乐效果去衡量乐队的全部工作。较为完备的戏曲乐队编制(笛子、唢呐、笙、中音笙、箫,琵琶、扬琴、中阮、古筝,高胡、提胡、二胡、中胡,大提琴、低音提琴、编钟,打击乐组)和交响化的乐队配器,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品种多样、音色各具个性的民族乐器通力合作,端出了一席五彩斑斓的听觉盛宴。特别是提胡、箫、埙、高胡、编钟等色彩性乐器,在上文已多次提及的重点段落中各有出色表现,给人留下了尤为鲜明、深刻的印象。在人们已亲见了明显的艺术效果之后,有人坚持的“一支曲笛吹到底”的音乐观念,就不免成为冬烘先生的迂论。如果真的照此办理,“不要低音乐器”、“不要大鼓”等等,那么全剧音乐想要获得“年轻”“好听”的评价,大概只能是妄想了。京剧现代戏的音乐从“三大件”发展到交响乐和康塔塔,获得全面成功,这样的有益经验是不应该视而不见的。� 赞扬青春版《牡丹亭》的音乐,目的不止于肯定这个具体作品,更重要的是总结其中的成功经验,为今后的昆剧音乐创作提供借鉴。因为昆剧这一“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只有在发展和革新中才能克服痼疾,获得保护和传承的成功。推而广之,对戏曲各剧种的音乐编创乃至民族歌剧音乐的创作都不无益处。� 担任青春版《牡丹亭》全部音乐工作的,是中国音协会员、苏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一级作曲周友良――录以备忘。 顾礼俭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青春版牡丹亭上中下看哪一部
上部。青春版《牡丹亭》上中下其中的上本最精彩动人,爱情故事的开始都是极美的,故可以看上部,可以根据个人兴趣来选择。上本《标目》讲述女儿学艺,惊梦等情节,中本《印子》讲述地府阎王收冥判,旅寄忆女等情节,下本《标目》讲述婚走、移镇、如杭等情节,三本是相对独立的故事,只看其中一本完全没有问题。
牡丹亭作者是谁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汪世瑜、张继青、王童、任永新、曾咏霓、林克华携手打造的。
《牡丹亭》的主题在于一个“情”字,剧本也就贴近汤显祖“情至”、“情真”、“情深”的理念来发展:第一本启蒙于“梦中情”,第二本转折为“人鬼情 ”,第三本归结到“人间情”。
汤显祖笔下的“天下第一有情人”杜丽娘因梦生情,一往而深,上天下地,终于返回人间,与柳生梦梅结成连理。
扩展资料:
2004年,由白先勇和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的表演艺术家改编创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开始世界巡演,获得成功。他开始四处奔波、接受采访,着魔一样推广昆曲。
在白先勇心里,最终目的是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时光流逝,母亲、父亲早已离他远去。他说,晚年有两大心愿:推广昆曲《牡丹亭》和《红楼梦》。
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何启示
《牡丹亭》是明朝戏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剧本,以昆曲的形式表达出来,昆曲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自己独特的表现风格。在以前深受大家喜爱,但是现在随着娱乐方式的增加很多传统文化都走向了没落,青春版的《牡丹亭》异军突起,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启示有以下几点:
0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历了风风雨雨流传至今,难免有一些文化是具有封建色彩或者落后性。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并不是剔除糟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这只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也并不是说就是全盘否定,别走两个极端。在《牡丹亭》中就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02、敢于创新利用新科技现在科技很发达,有许多的优秀的制作手段,宣传手段也很丰富。不管是社交平台还是短视频软件都能够很好的接触到传统文化,人都会有猎奇心理,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利用科技进行传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比如将戏剧文化与虚拟成像相结合,历史人物重现等等都是不错的办法。
03、与时代的潮流相结合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追赶潮流,都不喜欢被说落后,传统文化的传承中也是一样,太过于枯燥呆板的东西大家都不喜欢看。在戏剧表演上不是说表演者全部采用年轻人就能赢得观众喜爱,是要在传统文化中融入或者找到年轻人喜欢的点,其实现代很多人都很具有包容性。把传统文化所有的面展现出来,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或者其他文化传承的办法,结合我们的国情,找到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文化。
综上所述就是青春版《牡丹花》的成功稿给传统文化传承的启示。
青春版《牡丹亭》的上本、中本、下本有什么不同
上本:梦中情,为情而死,主要有闺塾、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
中本:人鬼情,为情而生,主要有冥判、拾画、叫画、幽媾、冥誓、回生。
下本:人间情,主要有如杭、遇母、硬拷、圆驾等。
更多文章:
十年前的富士数码相机(富士flneplxsl1000数码相机价格)
2024年11月6日 07:50
finder是什么意思中文(对于苹果的操作系统finder指什么啊)
2024年5月19日 06:20
松下fp7系列plc(怎么获取松下 fp7 plc 指定地址的数据)
2024年8月25日 10:00
昂达n68v(昂达N68v配AMD5400+黑盒,有多浪费)
2024年8月29日 22:30
oppo手机无限重启进不了系统(OPPO手机一直在自动重启怎么办)
2024年10月15日 02:30
三星s10ultra(三星s105g和三星note20ultra对比)
2024年9月5日 11:30
oppor17电池容量看哪里(oppo手机怎样查电池容量毫安)
2024年11月4日 13:10
on behalf of(英语on behalf of什么意思!)
2024年4月29日 06:30
cool edit pro怎么读(用cool edit pro怎么使用)
2024年11月7日 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