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动机理论的例子(简述麦克里兰德和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内容)
本文目录
- 简述麦克里兰德和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内容
- 论述成就动机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 什么是阿特金森和麦克里兰的成就动机理论
-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用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解释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 成就激励理论的应用实例
- 成就动机理论有哪些
-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举例分析成就动机的培养
简述麦克里兰德和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麦克里兰德和阿特金森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成就动机的提出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末,默里在《对人的需要的鉴定》中就已提出了这一概念,他把成就需要定义为“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好尽快地解决某一难题”。20世纪50年代初,麦克里兰德和阿特金森等人接受了默里的观念,并将这一概念修改为“在具有某种优胜标准的竞争中对成功的关注”。(1)麦克里兰德理论的主要内容①麦克里兰德认为,人的许多行为能够用单一的需要,即对成就的需要来加以解释,因此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用主题统觉测验(简称TAT)来确定人的成就动机的差异。主题统觉的材料包括许多图片,测验时要求被试对图中所描绘的人物或事件构思出一个故事。隐含在这类测验之中的一个基本设想是,动机会影响一个人的想象,因此人的主导动机可以在他构思的故事内容中流露出来。②麦克里兰德还指出,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个体(即成就需要测分高者),一般来说是一些有开创性的人,是能够察觉到自己周围的挑战并能成功地应付挑战的人。(2)阿特金森理论的主要内容阿特金森对成就动机理论的许多方面作了提炼,他区分了成就动机中的两种不同倾向:其一是力求成功的需要;其二是力求避免失败的需要。人在这两种特征的相对强度各不相同,可以分为力求成功或力求避免失败两种类型的人。阿特金森认为,生活使人面临难度不同的任务,他们必然会评估自己成功的可能性。①力求成功的人旨在获取成就,并选择能有所成就的任务。这种情况,最有可能发生在他们预计自己成功的可能有50%的把握时。因为这给他们提供了最大的现实挑战。如果他们认为成功完全不可能,或胜券在握,动机水准反而会下降。②避免失败的需要强于力求成功愿望的人,在预计自己成功的机会大约有50%时。则会采取回避态度。他们往往选择更易获得成功的任务,以使自己免遭失败;或者选择极其困难的任务,这样即使失败,也可为自己找到合适的借口。
论述成就动机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答:麦克里兰认为高的成就需要与成功行为有很高的相关性。阿特金森的研究表明成就动机由两种有相反倾向的部分组成,一种称之为力求成功,即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积极情感的倾向性;另一种称之为避免失败,即人们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据此可以区分两种不同的人:(1)避免失败者:选择较为容易的任务容易完成的任务。(2)力求成功者:喜欢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教育应用:对力求成功者,教师应通过给予他们更多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创设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发其学习动机。对于避免失败者,则应安排竞争少或竞争性不强的情境,如果取得成功则要及时表扬给予强化,评定分数时要求应尽量放宽,还应避免当众指责或批评他们。
什么是阿特金森和麦克里兰的成就动机理论
1、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被认为是一种期望价值理论,因为这一理论认为动机水平依赖于一个人对目的的评价以及达到目的可能性的评估。阿特金森重视冲突的作用,尤其重视成就动机与害怕失败之间的冲突。该理论的特征是它可以用数量化的形式来说明。
阿特金森认为,最初的高成就动机来源于孩子生活的家庭或文化群体,特别是幼儿期的教育和训练的影响。个人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其一是力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也就是说,成就动机涉及到对成功的期望和对失败的担心两者之间的情绪冲突。
追求成功的动机乃是成就需要、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因值三者乘积的函数,如果用Ts来表示追求成功的倾向,那它是由以下三个因素所决定:①对成就的需要(成功的动机)Ms;②在该项任务上将会成功的可能性Ps;③成功的诱因值Is。
Ps值在0至1之间。Ps = 1,表示确信会取得成功;Ps = 0.5,表示估计成功的可能性是50%;Ps = 0,表示确信必然失败。用公式可表示为:Ts=Ms X Ps X Is。
在这个公式中,Ms代表争取成功的相对稳定的倾向(这是用TAT主题统觉测验得到的);成功的可能性Ps指的是认知目标的期望,或是主体理解到的成功的可能性;Is为成功的诱因值,这一项被认为是与Ps有相反的关系,也就是Is = 1 − Ps,即当Ps值减小时,成功的诱因值增加。目标的诱因值是一种叫做对成绩自豪的感情。
他认为,一个困难任务取得成功以后所体验到的自豪比一个容易任务成功后体验到的自豪感更强,比如说,在经过了几天冥思苦想后解出的数学题比轻而易举地解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要高兴得多。阿特金森认为:在与成就有关的情景中既能引起对成功的期望,也能引起对失败的担心。
决定对失败担心的因素类似于对成功希望的因素,即避免失败的倾向Taf是以下三个因素的乘积的函数:①避免失败的动机Maf,也就是因失败而体验到的羞愧感的能量;②失败的可能性Pf;③失败的消极诱因值If。其公式为:Taf=Maf X Pf X If。同前面一样,If = 1 − Pf,也就是说,失败的可能性减小时,失败的诱因值就增加。
失败的诱因值可理解为一种消极的情感,如羞愧、消沉等。那么在一种容易的任务失败后所体验到的羞愧感比一种困难任务失败后的羞愧感要强。由以上得出:作为结果的成就动机由力求成功的倾向的强度减去避免失败的倾向的强度,Ta=(Ms X Ps X Is)-(Maf X Pf X If)。如果一个人在一种特定的情境中获得成功的需要大于避免失败的需要,那么他就敢于冒风险去尝试并追求成功。
2、麦克里兰的成就动机理论
麦克利兰通过主题统觉测验来测量个体的动机。他对莫瑞的主题统觉测验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其客观化程度,并使之适合于团体施测。例如,使用投影仪给一组被试者呈现图画,让他们根据图画写出故事;有时候,也使用句子来替代图画。
麦克利兰和他的同事将实验的方法与主题统觉测验相结合,首先通过实验唤起所欲测量的动机,然后在主题统觉测验的故事里看实验唤起动机对故事内容的影响。麦克利兰对主题统觉测验的评分也不象莫瑞那样采用一套临床的计分系统,而是采用一种简单化的计分方法,即将故事的特征分成一些类别,看看各个类别的特征在被试的故事中的一些复杂特征。
麦克利兰认为使用主题统觉测验方法和使用问卷方法测量的是两种基本不同的人格特征。问卷方法测量的是被试者的认知而不是自发表现出来饿动机。因此他认为主题统觉测验的方法更适合测量内隐的、潜意识中的动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麦克利兰的贡献不仅在于提出一个重要的动机理论,而且还在于发展了研究和测量动机的方法。
在大量的研究基础上,麦克利兰对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十分有说服力的推断。首先,高成就需要者喜欢能独立负责、可以获得信息反馈和中度冒险的工作环境。他们会从这种环境中获得高度的激励。
麦克利兰发现,在小企业的经理人员和在企业中独立负责一个部门的管理者中,高成就需要者往往会取得成功。其次,在大型企业或其它组织中,高成就需要者并一定就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原因是高成就需要者往往只对自己的工作绩效感兴趣,并不关心如何影响别人去做好工作。再次,亲和需要与权力需要和管理的成功密切相关。
麦克利兰发现,最优秀的管理者往往是权力需要很高而亲和需要很低的人。如果一个大企业的经理的权利需要与责任感和自我控制相结合,那么他很有可能成功。最后,可以对员工进行训练来激发他们的成就需要。如果某项工作要求高成就需要者,那么,管理者可以通过直接选拔的方式找到一名高成就需要者,或者通过培训的方式培养自己原有的下属。
扩展资料:
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ation)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的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越他人的动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C·McClelland)通过对人的需求和动机进行研究,于20世纪50年代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出成就动机理论。麦克利兰把人的高层次需求归纳为对成就、权力和亲和的需求。他对这三种需求,特别是成就需求做了深入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威廉·阿特金森(John William Atkinson)于1963年将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进一步深化,提出了具有广泛影响的成就动机模型。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
成就动机理论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圆满的优异的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越他人的动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通过对人的需求和动机进行研究,把人的高层次需求归纳为对成就、权力和亲和的需求。
关于成就动机的理论,如今有两个比较著名的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约翰威廉阿特金森。麦克利兰把人的高层次需求归纳为对成就、权力和亲和的需求。其次,由于具有不同需要的人需要不同的激励方式,了解员工的需要与动机有利于合理建立激励机制。
成就动机理论:
麦克利兰指出,金钱刺激对高成就需求者的影响很复杂。
一方面,高成就需求者往往对自己的贡献评价甚高,自抬身价。他们有自信心,因为他们了解自己的长处,也了解自己的短处,所以在选择特定工作时有信心。
如果他们在组织工作出色而薪酬很低,他们是不会在这个组织呆很长时间的。
另一方面,金钱刺激究竟能够对提高他们绩效起多大作用很难说清,他们一般总以自己的最高效率工作,所以金钱固然是成就和能力的鲜明标志,但是由于他们觉得这配不上他们的贡献,所以可能引起不满。
用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解释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前几天说了耶克斯多德森曲线,意思是我们最佳完成任务的动机是随着任务难度变化而变化的,任务难度越大,最佳完成任务的动机趋于变小。而任务越简单,最佳完成任务的动机变大。对于中等难度的任务,最佳完成任务的动机则是趋于中等水平。 举个例子来说,对于每天睡前抬胳膊20次,持续一个月。这个任务很简单,需要我们强烈的动机,我们才能坚持的很好。如果没有强烈的动机,那大概率没过几天也就放弃了。 对于考研这件事情,这个任务不仅难,而且战线也很长,并且短期内并不会有即时的回馈,如果动机太强,就会焦虑,进而怀疑,然后放弃。如果动机较弱,焦虑的水平就会下降,进而促进学习的效率。 这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那阿特金森他怎么说呢?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是用画图法,绘制了最佳动机曲线。阿特金森直接就用公式,来侧面验证了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啦。 阿特金森将成就动机分为追求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 追求成功的倾向为: (1) Ts=Ms*Ps*Is Ts(tendency to approach success)趋向成功的倾向 Ms(motive to achieve success)趋向成功的动机 Ps(expectancy or probability of success)对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 Is(incentive value of success)取得成就的诱因值 其中Is 与 Ps 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Is=1-Ps 避免失败的倾向为: (2) Taf=Maf*Pf*If Taf 避免的倾向 Maf 避免失败的动机 Pf 对失败的主观期望概率 If 失败的消极诱因值 同样,Pf 与 If 也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 If=1-Pf 将这两种倾向综合起来,作为结果的成就动机就是趋向成功倾向的强度减去避免失败倾向的强度。 Ta=(Ms*Ps*Is)-(Maf*Pf*If) 也就是(1)-(2) 如果个体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趋向成功的倾向大于避免失败的倾向,他就敢于冒风险去尝试,并追求成功。 根据这一公式,Ms是一个稳定的特质,而Ps+Is=1,只有两者都取0.5时,两者的乘积取最大值。 这意味着,学生主管估计成功概率约为百分之五十的任务具有最大的挑战性,此时学生具有最强的成就动机。 对于完全不可能成功或稳操胜券的任务,他们的动机水平反而下降。 在这里,对于完全不可能成功的任务,如果具有高水平的动机,自然,就会感到焦虑,因为对自身能力的感知与预期目标的差距的落差。反而不利于任务的完成,故而,低水平的动机有助于任务的完成。 但对于稳操胜券的任务,动机变小,而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如果动机强于标准动机水平,反而会效果更好,这样个体会更重视这项任务。
成就激励理论的应用实例
大卫.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曾广泛研究过成就激励,尤其是关于企业家们的成就激励。成就激励理论认为,人们被要按高标准工作或者在竞争中取胜的愿望激励者。麦克利兰指出,尽管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有“作出成就的动机”,但是在美国大约只有10%的人受到成就欲的激励。人们受成就激励的强弱取决于其童年生活、个人和职业经历及其所在组织的类型。1、评估成就激励麦克利兰用投影法来测定人们成就激励的强度,即向被测试者出示非结构性的刺激来引起人们各种不同类型的反应。例如一团墨水污渍,人们可能把它感知为许多不同的东西;或者是一张图画,人们会根据此想象各种故事。这种测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被测试者对于世界的认知,它重点测试个人对刺激物的感知,赋于刺激物的意义以及组织这些刺激物的方式。刺激物的性质以及出示方式,都不能明确显示测试目的,也不许说明会如何解释被测者的反应。根据麦克利兰的说法,尽管不要求被测者谈论自己,但是对其反应的解释常常表现出被测者的世界观、个性结构、需求和感情以及与他人交往的方式。2、成就激励理论的特点研究表明,成就激励理论对于人们需要成就激励的原因,解释得不够透彻。也就是说,麦克利兰的理论确实清楚地说明了高成就者希望从工作中得到什么类型的相关经验以及那些因素会影响他们对工作经验的需要,然而很难看出如何按马斯洛层次需求的意义把成就视为基本的动力。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文化背景、组织的习惯做法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人们成就动机的发展。
成就动机理论有哪些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动机理论是依据人类的基本需要提出的。人的一切行为都由需要引起,而需要系统又包括五种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同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按层次逐级递升,一般情况下,当某种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如“衣食足而后知荣辱”。但这种需求层次的等级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人会在低级需要尚未得到满足之前,去寻求高级需要(如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奥苏贝尔的动机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的内容。
认知内驱力,成就动机三个组成部分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它大都是存在于学习任务本身之中的。所谓认知驱力,就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简言之,即一种求知的需要。这是意义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种动机。它发端于学生好奇的倾向,以及探究、操作、理解和应付环境的心理倾向。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一种通过自身努力,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的需要。它与认知内驱力的区别在于:认知内驱力的指向是知识内容本身,它以获得知识和理解事物为满足;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指向的是一定的社会地位,它以赢得一定的地位为满足。
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或权威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把学习或工作做好的需要。对于学生来说,附属的内驱力表现为,学生为了赢得家长或教师的认可或赞许而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的需要。
三、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率。
(1)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学习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2)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3)动机水平与行为效率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
四、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他用无意义音节(由若干音节字母组成、能够读出、但无内容意义即不是词的音节)作记忆材料,用节省法计算保持和遗忘的数量。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
从遗忘曲线中可以看出遗忘的进程:
(1)遗忘是先快后设的。识记材料后在头脑中保持材料的数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递减,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特别迅速,遗忘最多;
(2)遗忘是不平衡的。保持数量随着时间的延长渐趋稳定,遗忘的速度逐渐缓慢;
(3)总的趋势是最初忘得快,忘得多,以后忘得慢,忘得少。
五、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规律传统的道德教育关注如何让儿童成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人,而皮亚杰则关注的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道德如何发展,道德判断能力如何变化。他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前道德、他律及自律阶段。
在前道德阶段,幼儿只是出现了道德行为的萌芽;在他律阶段,儿童严格地遵守规则,服从权威;自律阶段,儿童可以运用自己的主观判断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皮亚杰认为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刚刚接触社会生活,此时应多考虑促进儿童动作发展的训练,如抚摸、推拉和抓握等。在前运算阶段,为了促使儿童思维的发展,应该多利用游戏、童话故事、手工制作等来帮助儿童形成数、空间、和时间的概念。
拓展资料:
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
1、萌芽阶段:主要特征是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中分化为独立的学科.如中国古代的孔子、孟子、荀子、朱熹,西方古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等人,他们在阐述各种社会现象时同时阐述了教育现象,他们在提出其哲学、政治观点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教育观点。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主要特征是教育学成为一门原始状态的独立学科。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教育学在整体和局部上都向着科学化方向发展.代表人物有马卡连柯、克鲁普斯卡娅、杨贤江等。
4、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育学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代表人物有布鲁纳、赞科夫、瓦•根舍因、布卢姆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教育学原理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如下:
成就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麦克莱兰(David McClelland)。
大卫·麦克莱兰(David McClelland, 1917-1998)是美国心理学家,被誉为人类动机的研究大师。他毕业于哈佛大学,并担任过哈佛商学院的心理学教授,同时还在世界各地的顶尖大学和机构任教过,对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和贡献。
在研究生涯中,麦克莱兰主要关注人类动机和人的行为。他提出了一种称为“成就动机”理论,认为人们的动机来自于对取得成功的趋向,特别是那些具有挑战性,要求努力和有创造性的任务。此外,麦克莱兰还推崇“管理控制模式”理论,强调领导者应该激发员工的自我驱动,以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发展的双赢。
麦克莱兰的研究成果对现今的组织和管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他的理论不仅揭示了人类行为背后的深层次驱动力,也为领导者提供了激发员工潜能的有效方法,成为现代管理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就动机类型
1、成就趋向型:成就趋向型的个体注重成功的内在满足感和个人成长的进步,更关注完成任务所获得的自我肯定。他们喜欢继续完善自己,展现自己的能力,不关注外部因素如奖励等。
2、成就回避型:成就回避型的个体更关注失败所带来的损失和不利影响,他们注重要避免失败,希望保持自己的形象,尽量避免面临失败的结果。他们也是被动的个体,相对缺乏探索新事物的决心,注重稳定和保守。
3、成就定向型:成就定向型的个体需要通过外部因素来激发自身的成就动机,例如直接的奖励或者外部的认可。他们相对于前两种类型的个体更注重外部因素的影响,意识到外部因素的重要性,例如奖励等。
举例分析成就动机的培养
下午第一节课我在批改作业,拿过一本封面破烂的作业本,我不由地皱了皱眉头,不用看姓名我就知道肯定是李某某的。这位学生比较懒惰,抱定“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原则,发言时侃侃而谈,时常语惊四座;作业时拖拖拉拉、懒懒散散,字迹杂乱潦草。今天的作业自然是故态重现,不过我扫了一眼后发现,其中有一个词“完成”写得很好,不知是何原因,猜想可能是其中的“成”字是他名字中的一个字的原因吧。我当即圈出了着两个字,破例地给了一个A。第二节课时发下本子,李某某很随意地习惯性地打开本子一看,显得有点诧异。其实我很留意他的举动,这一表情没有溜过我的眼睛。我开始发奖,照例是作业正确或写字漂亮的发一朵红花。我没有报李某某的名字,因为势必会引起全班哗然。后半节课的作业时间里,我踱到李某某的身边,手中早已备好的一朵红花轻轻地贴在他作业本“完成”两个字的旁边,随即一声不吱地走开了。果然,这次作业的字迹工整多了,我选了五个写得相对较好的字圈出,当即贴上了一朵红花。此后,李某某的作业我都刻意圈字贴花,圈的字或多或少,但保持逐渐增多的趋势。一段时间后,李某某的作业质量明显提高。一个多月后的一天,做组词作业时,他写出了一整页清楚而工整的作业,虽然我知道这种作业容易写好,也知道这次作业并不是很美观,但对李某某来说已是不易了。课堂上点名发红花时,我大声地报了他的名字,并把他的作业展示给同学看,赢来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孩子是很可爱的,同学是很友善的,别人的进步他们并不吝啬自己的掌声。至此,我有理由相信,以后的李某某会有更多令人欣喜的进步。
更多文章:
airpods查询序列号(如何查看自己的airpods信息)
2024年10月22日 12:10
785g主板适用的cpu(AMD 785G是什么CPU技嘉GA-MA785GMT-US2H支持什么CPU)
2024年3月13日 15:10
findx手机壳(oppofindx5pro天玑版送的手机壳是哪种)
2024年9月11日 10:30
佳能60d价格走势(佳能60d用了三年多祼机现在值多少没有问题成色八成新的样子)
2024年9月7日 21:00
为什么同步推无法导入照片,已经允许访问了,但是还是不行?同步推是什么’
2024年4月6日 21:40
上海华硕电脑专卖店在哪里(华硕官方正规授权的笔记本电脑专卖店,我的地址在上海南桥镇!)
2024年10月7日 22:30
华为x1打印机怎么更改wifi?华为x1打印机需要清理废粉吗
2024年10月20日 03:30
华硕z99f(华硕Z99Fseries系列笔记本能加内存吗)
2024年5月27日 07:30
台式电脑电源维修视频(请问,我的台式电脑电源坏了,我想自己维修,一般是那个地方坏呢)
2024年5月2日 19:40
索尼裸眼3d显示器(本人近视,戴着眼镜用sony头戴式显示器HMZ看电影很不方便,不戴眼镜画面又模糊,急求解!!!)
2024年9月29日 21:20
iphone4s图片白色(iphone4s微信存照片显示白色jpg)
2024年2月26日 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