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摄影基础理论知识(摄影的基础知识)
本文目录
摄影的基础知识
摄影的基础知识
你知道摄影的基础知识有哪些吗?摄影小白一般都不太知道摄影有什么基础知识,为了寻求进步,努力成为一名摄影师,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摄影的基础知识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一起来学习学习吧。
摄影的基础知识1
①摄影人的基本道德——永远别做一个让人讨厌的摄影人
1、慎用闪光灯——永远不要在会议、舞台或者音乐会等这一类场合上使用闪光灯,原因是,你的闪光灯会影响到别人,你想拍照的时候,会影响台上人发挥,另外其他观众也在看。其次,机顶闪光灯肯定不够用,因为有“闪光指数”这种东西!另外也破坏自己图片的光影。对应办法,大光圈、提高ISO!
2、抓拍。当你突然发现一个很值得拍摄的情形的时候,不妨把这一刻记录下来,但当你的照片当中有人物的正面,或者以该人物作为主要构图对象的时候,应该得到当事人的许可,否则就就尽量不要发表,除非你是新闻记者。(如果当事人不喜被人拍,不要偷拍,那是一种不尊重)
好照片= 对相机的熟练调节 + 拍摄的角度 + 拍摄的时机 + 良好的构图 + 内在的思想 + 拍摄的经验
②摄影的“立意”
单反相机模仿人的视觉,你眼睛看到的东西,用单反相机准确还原成照片,传递给别人,使他们身临其境。
当我们端起相机准备拍照的时侯,问题就在眼前:你想拍什么?或者说想通过照片传达什么,是一个人物,一件事,还是某人某事? 摄影的表达如同写文章,在下笔之前你就必须为你的文章“立意”,创立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叫趣味中心。
确立一张照片的“立意”很重要,没有立意的照片等同一张“废片”。看一张照片就如同在听一个“语无伦次”的人说话一样,你无法明白他到底想说什么。
一张照片只能用来说明一件事!
如果我们试图在一张照片中表达许多问题,可以说是失败的。构图时舍不得许多无用的元素,这也漂亮,那也有意思,许多漂亮的东西在一起,造成观察者的视觉游离,从而使得“立意”下降。
绘画构图是加法,简单的摄影构图是减法。而真正的摄影构图是在不影响画面立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增加信息和元素。一切都需视传达的目的而定(此如证件照或人物肖像类的特殊摄影除外)。
③基本知识
1、正确的姿势握持相机.能有效的避免相机地抖动。避免单手握持.双手握持时,一手握持相机手柄.一手用虎口握持镜头的变焦或对焦环.两手不要在一条直线上.而应形成一个夹角,相对更稳定。握持相机时应大臂使劲夹紧身体.小臂放松,否则容易产生抖动。两臂一前一后交错放置.以形成稳定夹角。
2、多使用光学取景器或EVF 取景器。三角形的支撑是最稳定的.多使用光学或EVF 取景器取景.尽量避免使用LCD 取景。因为光学或EVF 取景器取景,人的眉骨可以很紧密地贴在取景窗上.配合双手形成三角形稳定支撑。
3、正确的站立姿势。拍摄时,应一脚前。一脚后.而不要让两个脚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此外.拍摄中应大腿绷紧、小腿放松.以避免根基抖动影响稳定。
4、学会调整自己的心跳和呼吸。由于心跳和呼吸.人其实在任何时候都是晃动的.但我们可以在拍摄时先深吸一口气,使自己稳定下来,然后吐气.再平稳地吸气。按动快门瞬间要屏息,将抖动降低到最小。
5、学会半按快门。不要看到景物就直接按下快门。相机快门的行程分成两步.即半按快门相机开始自动对焦和测光.再向下全部压下时快门才会启动。否则无法正确测光或对焦,图像虚且曝光不准。按动快门的一瞬也应保持稳定和柔和
6、在安全快门时间范围内进行曝光。
7、手持时,有防抖尽量开防抖。上三脚架时,关闭防抖,避免防抖系统干扰。
8、不要背摄影包或手里提东西拍照。若长时间曝光,将身上的装备全部放下,额外的负重会导致身体失去平衡。容易导致身体疲劳和抖动。
9、寻找稳定的依托。如果测光值显示的快门速度远长于安全快门速度.而手头又没有三脚架.这时候.就可以寻找一些稳定的依托物来进行应急拍摄。例如.将身体靠在树木或墙壁上就要比无倚靠站立稳定。曝光时间在1—3秒之间的情况下.用双手将相机紧紧的抵在支撑物上使其保持稳定,也经常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 有的时候.可以将相机直接放在地上或墙头这样的平面上进行拍摄.其稳定性堪比三脚架。如果拍摄的是风景等对象,还可以把相机放在摄影包或豆袋上用自拍来拍摄。豆袋是一种里面装满豆子或陶粒的’布袋,可随意变形,还不易磨损相机。
10、善用三脚架 、独脚架。“三脚架看出摄影师的态度”。刚开始接触相机的人,最大的困扰就是无法保持拿相机的手稳定不晃动。虽然很多相机都有防抖功能,但也应付不了较大的晃动。尤其在夜间拍摄时,晃动更容易造成对焦不准和照片模糊。除了多拍多练习外,将相机装在三脚架上拍摄是最可靠的。
11、善用RAW格式!存储卡够大,风景,就用RAW格式.这样可以保留更多的亮部和暗部细节,白平衡、色调也更容易纠正,为后期处理提供最大的空间。
摄影的基础知识2
摄影三大基础知识
1、眼神是焦点
一张人像照片最重要的就是人物的特征与神韵,如果无法将人物的特征与神韵展现出来,那么人像照会显得很暗淡。而人的眼睛是心灵之窗,想要展现出人物的神韵,就要抓人的眼睛。这也是很多摄影师强调拍人像要将对焦点对在人物眼睛上的原因。
2、光线运用
拍人像可以借助不同的光线和景致来扑捉人物的特点,想要利用不同的光线来扑捉人物的特点,那么你就要懂光线、会利用光线。
3、活用焦段
不同的焦段的镜头拍人像有着不同的效果,具体看你怎么选。一般来说35mm更适合拍全身人像,同时可以将周围的画面拍进去。但是用焦段越广的镜头拍人像,对背景的要求就更高,背景最好是简洁、明了的,不会对人物形成干扰。
摄影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摄影的基础知识有哪些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摄影的一些基础知识,供大家参考! 景深预览(Depth of field preview):为了看到实际的景深,有的相机提供了景深预览按钮,按下按钮,把光圈收缩到选定的大小,看到场景就和拍摄后胶片(记忆卡)纪录的场景一样。 感光度(ISO):表示感光材料感光的快慢程度。单位用“度”或“定”来表示,如“ISO100/21”表示感光度为100度/21定的胶卷。感光度越高,胶片越灵敏(就是在同样的拍摄环境下正常拍摄同一张照片所需要的光线越少,其表现为能用更高的快门或更小的光圈)。 色温(Color temperature):各种不同的光所含的不同色素称为“色温”。单位为“K”。我们通常所用的日光型彩色负片所能适应的色温为5400K-5600K;灯光型A型、B型所能适应的色温分别为3400K和3200K。所以,我们要根据拍摄对象、环境来选择不同类型的胶卷,否则就会出现偏色现象(除非用滤色镜校正色温)。 白平衡(White balance):由于不同的光照条件的光谱特性不同,拍出的照片常常会偏色,例如,在日光灯下会偏蓝、在白炽灯下会偏黄等。为了消除或减轻这种色偏,数码相机可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调节色彩设置,使照片颜色尽量不失真。因为这种调节常常以白色为基准,故称白平衡。 焦距(Focal length):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胶片平面(其它感光材料)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焦距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一般会标在镜头前面,例如我们最常用的是27-30mm、50mm(也是我们所说的”标准镜头”,指对于35mm的胶片)、70mm等(长焦镜头)。 光圈(Aperture):控制镜头通光量大小的装置。开大一档光圈,进入相机的光量就会增加一倍,缩小一档光圈光量将减半。光圈大小用F值来表示,序列如下: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 (f 值越小,光圈越大)。拓展阅读:光圈的应用 快门(Shutter):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一般可分为镜间快门和点焦平面快门。 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快门开启的时间。它是指光线扫过胶片(CCD)的时间(曝光时间)。例如,“1/30”是指曝光时间为1/30秒。1/60秒的快门是1/30秒快门速度的两倍。其余以此类推。 景深(Depth of field):影像相对清晰的范围。景深的长短取决于三个因素:焦距、摄距和光圈大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焦距越长,景深越短;焦距越短,景深越长;(2)摄距越长,景深越长;(3)光圈越大,景深越小。拓展阅读:什么是景深 曝光(Exposure):光到达胶片表面使胶片感光的过程。需注意的是,我们说的曝光是指胶片感光,这是我们要得到照片所必需经过的一个过程。它常取决于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因此又有曝光组合一词。比如,用测光表测得快门为1/30秒时,光圈应用5.6,这样,F5.6、1/30秒就是一个曝光组合。 曝光补偿(Exposure Compensation):用于调节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 “Stop”:网上没有对应的中文词,英文全称是The unit of exposure。它只是一个衡量亮度的单位,但前提是必须有参照物。你不能说某个物体是3个Stop的亮度,但你可以说物体A比物体B亮3个 Stop。但是翻成曝光的单位也不完全符合它的本意。它是一个单位的亮度变化。但前提是必须有参照物。使用这种方法是因为没有标准的界限来限定明亮和黑暗。一块黑石头在很亮的地方看上去会比在暗处的灰色石头要亮。 模糊:画面不清晰。可能是由失焦,相机晃动等原因造成。 像素(pixel):简单来说就是CCD/CMOS上光电感应元件的数量,一个感光元件经过感光,光电信号转换,A/D转换等步骤以后,在输出的照片上就形成一个点,我们如果把影像放大数倍,会发现这些连续色调其实是由许多色彩相近的小方点所组成,这些小方点就是构成影像的最小单位“像素” 。像素分为CCD像素和有效像素,现在市场上的数码相机标示的大部分是CCD的像素而不是有效像素。 分辨率(ppi/dpi):指的是单位长度中,所表达或撷取的像素数目。和像素一样,分辨率也分为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影像分辨率,我们通常说的数码相机输出照片最大分辨率,指的就是影像分辨率,单位是ppi(Pixel per Inch)。 红眼(Red eye):数码相机在闪光灯模式下拍摄人像时,在照片上人眼的瞳孔呈现红色斑点的现象。在较暗的`环境中,人眼的瞳孔会放大,此时强烈的闪光灯光线会通过人的眼底反射入镜头,眼底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血管是红色的,所以就形成了红色的光斑。防红眼是闪光灯的一种功能,是在正式闪光之前预闪一次,使人眼的瞳孔缩小,从而减轻红眼现象。 CCD:译为“电子耦合组件”(Charged Coupled Device),它就像传统相机的底片一样。CCD像素数目越多、单一像素尺寸越大,收集到的图像就会越清晰。因此,尽管CCD数目并不是决定图像品质的唯一重点,我们仍然可以把它当成相机等级的重要判准之一。 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功能相当于CCD。 AE锁:是自动曝光(Automatic Exposure)控制装置的缩写,AE锁就是锁定于某一AE设置,用于自动曝光时人为控制曝光量,保证主体曝光正常。 使用AE锁有几点需要注意: 手动方式或自拍时不能使用自动曝光(AE)锁。 按下自动曝光(AE)锁之后不要再调节光圈大小。 用闪光灯摄影时不要使用(AE)锁。 SM闪存卡:即Smart Media,智能媒体卡,一种存储媒介。SM卡采用了SSFDG/Flash内存卡,具有超小超薄超轻等特性,体积37(长)×45(宽)×0.76(厚)毫米,重量是1.8g,功耗低,容易升级,SM转换卡也有PCMCIA界面,方便用户进行数据传送。 光学变焦(Optical Zoom):远距离拍摄时放大物体,因为取决于镜头的焦距,所以成像不影响画面清晰度。与数字变焦相反。 数字变焦(Digital Zoom):只能将原先的图像尺寸裁小,让图像在LCD屏幕上变得比较大,但并不会有助于使细节更清晰。 单反相机(SLR):摄影者可以从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到通过镜头的影像。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我们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这种结构完全透过镜头对焦拍摄的,它能使观景窗中所看到的影像和胶片上永远一样。 噪点(Noise):数字图像中的“颗粒”,产生的原因往往是高ISO设置、长时间曝光、或在电脑上对曝光严重不足的图像进行过度的提高亮度处理。 Mega:英文中“百万”的前缀,如,百万像素(MP)。 饱和度(Saturation):表示色彩鲜艳程度。 镜头光斑(Lens flares):杂乱的光线会聚到屏上形成模糊不清的像叫光斑。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有什么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有什么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有什么,对于才接触摄影不久的初学者来说,面对众多的相机参数设置以及拍摄模式的选择,常常感到没有头绪,不知道从何学起,下卖弄来看看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有什么吧。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有什么1
一、曝光
摄影里的曝光简单的说就是指光线进入相机,并在相机里面的感光元件上留下影像的过程。而光圈的大小与快门速度的快慢决定着曝光量的大小,而ISO则是决定相机内感光速度的快慢。根据光线进入相机的强弱,通常把摄影曝光分为正常曝光、曝光不足、曝光过度三种。
曝光正常
曝光不足
曝光过度
二、测光
要想让所拍画面获得准确的曝光,那拍摄时的测光就必不可少,摄影里的测光是通过相机内置测光系统与外置测光表来实现的,由于外置测光表很少用到,现在所说的测光主要针对相机内置测光系统来说。
什么是测光,简单的说就是相机通过测光系统对所拍场景的光线情况进行测量,得出一个正确的曝光值,然后再根据这个曝光值来设定合适的光圈与快门,而这个测定曝光值的过程就称为测光。以佳能为例,相机内置的测光系统分为评价测光、局部测光、点测光、中央局部测光这几种。
三、对焦
对焦是拍摄中重要环节之一,拍摄时,要是对焦不准,拍出来的画面就是模糊不清的,就是通过后期也是无法修复的。相机的对焦分为自动对焦与手动对焦,
平时我们在半按快门拍摄时,常常听到嘀的一声,这就是通过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对焦成功的提示。自动对焦根据拍摄时的对焦次数分为单次自动对焦、连续自动对焦与智能自动对焦。
根据对焦范围又分为单点自动对焦、局部自动对焦与多点自动对焦等。
四、光圈、快门、ISO
光圈 快门 ISO可以说是摄影里的重中之重。所有的拍摄都是围绕这三个的变化来实现。由于这三者的知识量比较多,这里就不一一展开来说,只讲解一下它们的各自作用,让初学者有个大概的了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所谓光圈就是镜头里的一组小铁片组成的一个可大可小的`圆孔。
它是用来控制相机进光量的多少。而快门则相当于相机里的窗户上的窗帘,它是用来控制光线进入相机的时间长短。而ISO则相当于相机里面的光线感应器,它的作用则是用来提高画面的亮度。ISO的最大问题就是数值越高,画面的噪点就越多。因此在拍摄时主要是调整光圈与快门,快门越快,光线进入相机的时间就越短,反之亦然;光圈越大,相机进光量就越多,反之亦然。
五、安全快门
这个主要是针对平时手持拍摄来说的,所谓安全快门就是指手持拍摄时不会因为手部的轻微抖动而导致拍摄模糊的最低快门速度。而安全快门与所使用的镜头焦距密切相关,通常安全快门数值是拍摄时所使用镜头焦距的倒数,比如拍摄时所使用镜头焦距是85mm,那它的安全快门就是1/85秒。而对于一些焦距标志不明显,安全快门速度不能低于1/30秒。
六、景深
景深主要是针对光圈来说的,在使用大光圈拍摄时,画面背景的清晰范围比较少,虚化比较严重,而使用小光圈拍摄时,画面背景清晰范围就比较多,在摄影里,通常是把清晰范围称之为景深,像使用大光圈拍摄出来清晰范围少的画面,称之为大景深(浅景深),
大景深
而使用小光圈拍摄出来清晰范围大的称之为小景深(深景深)。
小景深
由于初学者对景深的不了解,常常把光圈大小与景深大小弄错。这里有一个比较简单可以行的办法,就是在看一个画面景深的大小时,可以把光圈数值倒过来看,就能很容易区分景深的大小了,比如F4与F20,把数值倒过来,就变成了1/4与1/20,1/4比1/20要大,因此F4位大景深,F20位小景深。
七、焦平面
相机上的这个标志就是焦平面,焦平面主要是针对对焦来说的,为了便于理解,可以把焦平面想象成一个平面,在拍摄时,如有多个拍摄主体,尽量让他们处于一个平面内,这样才能保证同一个画面的多个拍摄主体都能拍摄清晰。下面是两张对比图,一看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有什么2
认识相机
相机作为你摄影的工具,你起码要知道相机上的按钮的作用是什么?相机镜头上的标识是什么意思?而了解相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仔细阅读说明书。
熟悉曝光
任何一张照片的详细信息中,都包含光圈、快门、感光度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决定了照片曝光的好坏。因此,初学摄影就必须熟悉曝光三要素的使用。
掌握测光
测光一直是大家学习摄影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问题,测光的本质就是相机测试你想知道的地方的亮度,并为你提供一组拍摄参数,从而为照片提供曝光参考的依据。
一般来说,相机有评价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等测光模式,摄影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测光模式进行拍摄,比较常用的是评价测光。
了解光线
摄影是光的艺术,摄影师用光线涂抹照片,给照片上色。因此,我们只有足够了解光线,才能更快地提升自己的摄影水平,拍出好看的照片。
了解光线要从哪方面开始呢?首先要了解不同角度光线的“秘密”,其次要知道不同光位(侧光、逆光、顺光)下的拍摄技巧,最后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的拍摄中去。
运用构图
一张照片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和构图有关。摄影构图的核心技巧就是先思考并确认照片的主体,大多数人构图失败的原因是完全凭感觉、碰运气去拍摄。
当我们学习了几种最基础的构图方法,比如:三分法构图、三角形构图、对角线构图等等,将这样灵活运用,你会发现拍出好看的照片一点也不难。
塑造色彩
摄影的世界是色彩缤纷的,不管是自然世界还是人为世界,都充满了丰富和不断变化的色彩。色彩赋予了照片不同的情感魅力,所以想要拍得一手好照片,一定不能忽视色彩。
触及灵魂的黑白照片、绚丽多彩的彩色照片、颇有韵味的纯色照片等,都是摄影师通过色彩对景物的情感表达,学会运用色彩,你的摄影作品也会变得精彩!
初入摄影的你,有了这些摄影基础知识的储备,还怕拍不出好照片吗?这6类必备的摄影基础知识,后续我会一一详细讲解的,欢迎持续关注哦~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有什么3
正确持机方法
在拍摄的基本知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拿稳相机。无论其它的摄影要素和技术掌握得有多好,只要拍摄的一瞬间有震动,照片的质量一定会因影像模糊而大大降低。
虽然可以用三脚架来减低震动的可能性,但更多的时候是以手持相机拍摄为主,而且在“决定性的瞬间”内,往往不允许摄影者再花时间去放置三脚架并固定照相机。
数码照相机相对于传统照相机而言,它对拍摄稳定性的要求更高。这是因为,电子元件存储信息需要一段额外的时间,通常称为“时滞”。
1、持机的正确姿势
无论是站立、坐下还是跪下,持机的正确姿势都应该是:
(1)、右手紧握相机一侧的握手位,食指轻触快门键,以备随时拍摄。
(2)、以左手手掌托住机身底部,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相机来稳定镜头。
(3)、两手上臂紧贴身体,尽量保持自然下垂的状态并向身体靠拢。千万不要耸起双肩。因为长时间用耸起双肩的姿势拍摄,双肩关节会出现疲劳感,更难稳定相机。
(4)垂直握持相机拍摄时,一般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也要注意左臂紧贴身体。
2、站立或坐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
(1)、站立摄影时,双脚宜微张,或以前后步方式站立,以便将整个身体的重量平放到双脚上。如果能借助一些固定的物体作为依靠,例如背靠树干或墙壁等,则效果更佳。
(2)、坐下摄影稳定性已经很高,但仍可借外物进一步稳定身体。以椅子的靠背或桌子作依靠是不错的选择。
3、跪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
跪下摄影时左脚应该弓起,右脚跪地,托起机身底部的左手则支撑在弓起的左脚上。一般情况下,跪姿拍摄较难稳定身体,最好也能借助固定物体作依靠,如树、墙等。
4、相机带的重要作用
将相机带套在手腕上,握在虎口中绕两圈再拉紧,以拇指穿过带圈后再握紧相机,使相机和右手合二为一,不但可以减轻手的颤动,而且可以在不小心松手时将相机拉住,不至于掉到地上而损坏。
摄影理论基础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由于眼睛的调节能力,忽略一些身边事物的色彩变化。不过,这些变化却能在摄影中被数码相机或者胶片忠实的记录到你的照片中。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摄影理论基础知识,欢迎大家分享。
摄影理论基础知识
1.拍摄用滤镜有哪些种类?
A: 使用“拍摄用”滤镜可以呈现出各种特效 。比如,在直接拍摄水或玻璃时,由于其表面有反光,照片的色彩会变得不鲜明。“PL(偏振)滤镜”就可以抑制表面反光,让色彩更加鲜艳,如果用它拍摄蓝天或树叶等,可以让天空更蓝,树叶更翠绿。此外还有可以让照片整体变得更轻盈的“柔焦滤镜”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滤镜的口径必须要和镜头口径配套。因此在选择滤镜时,不仅要确认滤镜的种类,还要确认它的口径。
2.闪光灯的光线强弱可以调节吗?
A: 调节闪光灯发光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闪光灯自身上调节,TTL测光是通常使用的手段。因为这种方法是在闪光灯自身上进行调节,所以不论光圈如何调整全都有效。因此,不必担心在景深等方面受到限制。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调节光圈值和ISO感光度调节接收光量,这是在使用不能进行调整输出功率的闪光灯时的一种有效的技巧。在这种情况下,虽然闪光灯的发光量是一定的,但通过调节光圈值和ISO感光度,可以选择适当曝光,避免死白、死黑现象的出现。但是,因为这是手动调光,所以每次调节相机和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都需要再次进行调整。如果提高ISO感光度,还能够延长闪光灯光线的有效距离。
3.闪光灯的“闪光指数”是什么?
A: 闪光灯指数是表示闪光灯的发光量(光线强弱)的数值。这个数值越大,闪光灯就能照的越远。而且,闪光灯光线的到达距离可以通过闪光灯指数的数值、F值(光圈)、ISO感光度三者计算出来。如果用“GN”表示闪光灯指数,“F”表示光圈,那么计算公式如下(单位米):到达距离=GN÷F×ISO/100。一般的数码单反相机搭载的内置闪光灯的闪光灯指数是“12”。在ISO感光度为100时进行拍摄,F4时到达距离为3米,F5.6时到达距离为2.1米。在ISO感光度为200时进行拍摄,F4时到达距离为6米,F5.6时到达距离为4.2米,是ISO感光度100时的2倍。
但是在多数情况下,数码单反相机的闪光灯是自动调节输出功率的,因此很少有人会意识到闪光灯指数的存在。此外,快门速度对闪光灯有效距离完全没有影响。
4.遮光罩是必备品吗?
A: 遮光罩是摄影的必备物品。要想拍出美丽的照片,最重要的就是只让参与成像的光线进入镜头。使用遮光罩可以遮挡各个方向射向镜头的干扰光线,仅仅保留来自拍摄对象方向的光线。在拍摄过程中如果有干扰光线进入镜头,就会在镜头内引起杂乱的内反射,造成照片对比度低下、画面不清晰等情况。
顺便一提,有些镜头的遮光罩上有小窗。在使用能抑制拍摄主体表面反射的PL(偏振)滤镜时,需要通过旋转PL(偏振)滤镜来控制画面效果。这时如果安装遮光罩,在调整PL(偏振)滤镜时会很困难,而遮光罩上的小窗就是为了在这种情况下更方便地旋转PL(偏振)滤镜而设计。
5.闪光灯的前帘同步、后帘同步有什么区别?
A: 前帘同步指的是当前帘打开,闪光灯就开始照亮被摄物体,然后相机进行曝光。后帘同步指的是当前帘打开,闪光灯先不闪光,而是等到后帘关闭前的一瞬间,闪光灯才闪光并完成曝光。
当拍摄静止物体时,画面中的主体不存在运动轨迹,所以这两种闪光方式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保证主体和背景都曝光正确。但是在用低速快门在傍晚、夜间或室内拍摄动体时,如果用前帘同步,当闪光灯闪光后,由于被摄体还在移动,所以会在曝光位置前方留下被摄体移动的虚影;但如果用后帘同步拍摄,虽然仍然会拍下被摄体移动的虚影,不过闪光灯是在后帘关闭之前才闪光,所以能把被摄体拍得很清楚。
摄影的理论基础知识
1、 增加曝光补偿拍出白皙皮肤的人像
对人像摄影来说,曝光补偿增加+0.3EV~+0.7EV,可以拍出漂亮的`人像肤色。方法是针对皮肤来测得曝光值(尤其是使用点测光方式对皮肤进行测光时更为准确),再增加一定的EV值,可以使皮肤看起来更白皙。
以上仅针对拍摄美女、儿童而言,如果要拍摄老人或黑色、棕色皮肤的人种,或身处矿山、煤井中的人,应该做负向曝光补偿,使其皮肤的色彩看上去更饱和、更深,以突出这类人群本身的年龄、人种、职业特性。
2、 增加曝光补偿拍摄白云、白雾、雪景
拍摄白色的云景与雾景不同于一般风光摄影,通常要拍摄的画面均属于高调类型,因此使用评价测光模式拍摄时,有可能会使画面变得灰暗,应该对画面中的雾气进行点测光并适当增加曝光补偿。
拍摄雪景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由于雪的亮度很高,如果按相机自己测算出的测光值曝光,会造成曝光不足,使拍摄出的雪呈灰色,所以拍摄雪景时一般都要使用曝光补偿功能对曝光进行修正,根据雪景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通常需要增加1至2 挡曝光补偿。左侧展示了需要增加曝光补偿才能够拍摄出的美景。
3、 减少曝光补偿使画面色彩更浓郁
曝光参数对画面色彩的影响很大,曝光越充分,画面中景物的颜色越明亮、轻淡,反之,如果曝光不够充分,则画面中景物的颜色会显得深暗、浓郁。
因此,在正常曝光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曝光补偿,可以让拍摄对象的色彩看起来更加浓郁。
如果拍摄的是蓝天,则通过减少曝光补偿,能够使画面中的天空看上去更蓝;而如果拍摄的是花卉,则可以通过减少曝光补偿,使画面中花朵的色彩看上去更浓艳。
4、 减少曝光补偿拍摄出背景深暗简洁的画面
在拍摄花卉、静物等题材时,为了使画面更简洁,可以使用点测光模式对准前景处拍摄对象相对较亮的区域进行测光,从而保证拍摄对象的曝光是准确的,然后通过对照片做负向曝光补偿,背景会因曝光不足而被压暗甚至成纯黑色,从而突显前景处的拍摄主体。
5、 利用减少曝光补偿强调剪影效果
拍摄逆光作品时,通过曝光控制既可以表现出整体环境包括细节之处,也可以把画面处理成剪影的形式,前者需要增加曝光补偿,而后者则需要减少曝光补偿。
实际拍摄时,可以按下面的步骤操作。
(1)根据要拍摄的场景及要体现的剪影的深暗程度设定一个曝光补偿数值,如-2EV。
(2)对准天空中较亮的云彩或水面细节进行测光,使这一部分在画面中正确曝光,呈现出一定的细节。
(3)按AE-L/AF-L按钮锁定曝光参数。
(4)移动相机重新构图。
(5)将对焦点对焦于拍摄主体,按下快门,完成拍摄任务。
(6)预览照片,根据效果调整曝光补偿数值,然后重新拍摄,直至得到满意的效果。
拍摄时,还可以通过将白平衡设置为“阴天”或“背阴”模式,来为画面增加气氛。
6、 减少曝光补偿使背景成为深暗色调突出花朵
在拍摄花卉时,如果被摄主体位于深色背景的前面,可以通过降低曝光补偿以适当降低曝光量,将背景拍摄成纯黑色,从而凸显前景处的被摄主体。
需要注意的是,应该用点测光模式对准前景处被摄主体相对较亮的区域进行测光,从而保证被摄主体的曝光是准确的。
在拍摄时,设置的曝光补偿数值要视画面中深暗色背景的面积而定,面积越大,则曝光补偿的数值也应该设置得大一点。
摄影基础理论知识 你知多少
-1-光圈
光圈越大(数字越小),进入的光线更多,照片会越亮;另一方面,大光圈景深更浅,拍摄人像背景更加梦幻。光圈越小(数字越大),进入的光线较少,照片会较暗;用小光圈背景会更为清晰,拍摄风景保证能捕捉全部画面。
-2-快门
快门速度越高,就越能够将快速的动作定格,捕捉犹如凝固的效果。快门速度越低,捕捉到的动作将更不清晰,长曝的话更会拍摄对象会变得朦胧。
-3-ISO感光度
低感光度适合在光源充足的环境拍摄,画面中出现的噪点会比较少;在光源不足的环境适宜用高感光度拍摄,但感光度越高,噪点就会越多。
-4-焦距
镜头的焦距越长,视角就越窄,反之亦然。例如300mm的超远摄镜头,只有8°的视角,而8mm的超广角镜头,则拥有180°的视角。
-5-构图的基础:三分法
构图时用两条竖线与横线将画面等分成三分,犹如书写一个「井」字,将拍摄主体放在四个交叉点上,是最稳的拍摄位置。
-6-构图的基础:对角线
由画面左上角延伸至右下角的位置的对角线,带有伤感和紧张的情绪,适合用于加强气氛,左下角至右上角的对角线则较有活力,画面更具力量。而正中央位置适宜表现冷静、平稳。
-7-色环
从红、黄、蓝三种原色中,可以混合成各种不同的颜色,形成十二色色环。掌握色环就可以理解摄影配色,例如处于色环对角线的互补色,和在色环中相邻的近似色。
-8-感光元件比例
图中排列出各感光元件的面积,由小到大分别为4/3系统、APS-C、全画幅、数码后背、然后是各种画幅。
-9-拍摄模式
P模式:相机自动测光后,按入光量运算出快门和光圈数值。A/AV模式:光圈优先,用户可自行选择光圈大小,相机会自动运算快门速度。S/TV模式:快门优先,用户可自行选择快门速度,相机会自动运算光圈大小。M模式:全手动模式,用户可自行选择光圈大小和快门速度。
-10-如何使用反光板
背光时,将反光板放在摄影师前方、由下反射光线,底光并不自然;应将反光板放在摄影师后方,由上面反射光源。
-11-浅景深窍门
拍摄人像时,如果想制造“前清后蒙”的“浅景深”效果,应该:1.选择大光圈2.不要和拍摄对象相距太远3.拍摄对象与背景保持较远距离4.选用较长焦距镜头
-12-人像构图
要拍摄局部人像时,切勿在人体关节位置分割画面,如果要拍摄头部特写,就应该将肩膀一同拍下,并且从眼睛的水平拍摄。不过拍摄其他部位应该采取轻微仰角,例如拍摄上半身照片应该在腰部由下而上取景,拍摄头部连胸部的话就由胸部的高度取景。
-13-闪光灯+小镜教学
将一块镜或锡纸,放在相机的内置闪光灯前方成45°(如图),就可以将灯光反射到天花板,再反射到拍摄物件,形成更柔和的闪光。
-14 -打灯模式
如图所示各灯位的作用,根据需要自行安排。
-15- 外置闪光灯的方向
外置闪光灯可调节方向,将闪光灯直射拍摄对象的话,光度会太高,对比过强之余也欠缺立体感。将闪光灯向着上方或斜上方,可利用墙壁或天花板反射灯光(俗称跳灯),做出更柔和光影。
摄影的基础理论知识
摄影基础理论知识有哪些呢?熟练掌握摄影基础知识会让摄影过程更加得心应手,下面我为大家整理来的摄影基础理论知识,供大家参考!
1、 景深
在进行拍摄时,调整相机镜头,使距离相机一定距离的景物清晰成像的过程,叫做对焦,那个景物所在的点,称为对重点,因为“清晰”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重点前(靠拢相机)、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范围的总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再这个范围之内的景物,都能明了地拍摄到。
景深的大小,第一步,首先和镜头焦距有关,焦距长的镜头,景深小,焦距短的镜头景深大。其次,景深和光圈有关,光圈越小(数值越大,例如f16的光圈比 f11的光圈小),景深就越大;光圈越大(数值越小,例如f2.8的光圈大于f5.6)景深就越小。其次,前景深小于后景深,也就是说,准确对焦之后,对重点前面只有很短一点距离内的景物能清晰成像,而对重点后面很长1段距离内的景物,都是清晰的。
2、 焦距:
相机的镜头是1组透镜,当平行光线穿过透镜时,会会聚到1点上,这个点叫做重点,重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就称为焦距。焦距固定的镜头,即定焦镜头;焦距可以调整变动的镜头,就是变焦镜头。在摄影领域,焦距主要反映了镜头视角的大小。对于传统135相机而言,50mm左面和右面的镜头的视角和人眼接近,拍摄时不变形,称为标准镜头,一般涵盖40-70mm的范围,18-40mm称为广角或短焦镜头,70-135mm称为中焦镜头,135-500mm称为长焦镜头,500mm以上称为望远镜头,18mm以下称为鱼眼或超广角镜头,这种范围的划分只是人们的习惯,并没有严厉的定义。数码相机的CCD一般比135 胶片小的多,所以,一致视角,其镜头焦距也短很多数量,例如,使用0.33"CCD的数码相机,使用约13mm镜头时,其视角大约相当于135相机 50mm的标准镜头。由于各数码相机发明厂商所采用的CCD规格型号不同,所以,大家都采用“相当于35mm相机(即135相机)焦距”的说法。
3、 超焦距
由于镜头的后景深比较大,人们称对重点以后的能清晰成像的距离为超焦距。傻瓜相机一般就利用了超焦距,利用短焦镜头在一定距离之后的景物都能比较清晰成像的特点,省去对焦功能,所以,一般低档的傻瓜相机也许可以自动对焦,只是利用了超焦距而已。正如前面所说的,“清晰”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超焦距范围内的景物并非真正的清晰成像,由于不在对重点上,肯定成像是模糊的,只是模糊的程度一般人能够接纳而已,这就是傻瓜相机拍摄的底片不能够放大得太大的因果关系。
4、 AF(Auto Focus)自动对焦
自动对焦有几种不同的方式,根据掌握原理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主动式自动对焦经过相机发射一种射线(一般是红外线),根据反射回来的射线信号确定被摄体的距离,再自动调整镜头,完成自动对焦。这是最早开发的自动对焦方式,比较容易完成,反应速度快,成本低,多用于中档傻瓜相机。这种方式准确度有限,且容易发生误对焦,例如当被摄体前有玻璃等反射体时,相机也许不能够正确分辨。
被动式对焦有一点仿生学的味道,是分析物体的`成像判定是否已经聚焦,比较准确,但技术复杂,成本高,而且在低照度条件下难以准确聚焦,多用于高档专业相机。一些高智能相机还可以锁定运动的被摄体甚至眼控对焦。
5、 AE(Auto Expose)自动曝光
自动曝光就是相机根据光线条件自动确定曝光量。
从根本测光原理上可分两种:入射式和反射式。入射式就是测量照射到相机上的光线的亮度来确定曝光组合,这是一种简明粗略的掌握,多用于低档相机。反射式是测量被摄体的实际亮度,也就是成像的亮度来确定曝光组合,这是比较理想的一种方式。
从测光计量方式上分,可以分点测光自动曝光、中央重点自动曝光、多点平衡自动曝光等,各有优劣,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光线条件或拍摄目的。
从掌握过程上分,可分为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混合优先、程序掌握、预定模式几种不同。顾名思义,光圈优先就是,先确定使用的光圈,相机根据计算出的曝光量确定合适的快门速度,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预定景深或者配合闪光灯调配光比的场所;速度优先就是先确定快门速度,让相机选择合适的光圈大小,使用于拍摄动体;混合优先是弥补单一优先的不够而先确定光圈或快门的范围,再由相机确定曝光组合;程序掌握是让相机依照预先编定的掌握程序曝光;预定模式,是发明厂家根据几种不同、经常见到的光线条件,预设了比较合理的曝光参数供拍摄时选择,一般有:夜景、风光、人像、运动等几种不同。
6、 红眼
指在用闪光灯拍摄人像时,由于被摄者眼底血管静脉的反光,使拍出照片上人的眼睛中有一个红点的现象。
7、 白平衡
由于不同的光照条件的光谱特性不同,拍出的照片多会偏色,例如,在日光灯下会偏蓝、在白炽灯下会偏黄等。为了消除或减轻这种色偏,数码相机和摄像机可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调整色彩设置,以使照片颜色尽量不失真,使颜色还原正常。因为这种调整多以白色为基准,故称白平衡。
光的种类
光的基本方位是由相机所处的位置决定的,根据光源的方向可分成以下几类:
1、 正面光
摄影者背对太阳,即由摄影机后面射来的光线,亦称顺光。因为被摄体的所有部分都沐浴在直射光中,面对相机部分到处有光,所得结果是一张缺少影调层次的影像。用正面光特别是高的正面光拍摄面部时,也许不怎么好看。
2、 前侧光
前侧光,也称斜射光,光线投射的方向和景物、照相机成45度左面和右面的水平角度,这类光照涌现在上午9、10点钟和下午3、4点钟。这种光线比较符合人们每天日常生活中的视觉习惯。被照明的景物,投影落到斜侧面,有分明的明暗差别,可较好地体现景物的质感。45度侧光可发生光影间罗列,使景物有丰厚的影调,突出较深层次,发生立体感的效益。尤其能将外貌结构的质地精细地显示出来。
3、 侧光
侧光,即来自景物左侧或右侧的光线,同景物、摄影机成90度左面和右面的水平角度。这种光线能发生分明的剧烈对比。影子修长而富有体现力,外貌结构十分分明,每一个细小的隆起处都发生分明的影子。采用侧光摄影,可造成较剧烈的造型效益。人物摄影中,也往往用侧光来体现人物的特定思绪。有时也把侧光用作装饰光,突出体现画面的某一局部或细部。
4、 逆光
逆光是指从摄影机相对方向射来的光线,白光勾画出景物的边缘,并和景物之间造成纵深感。用逆光拍摄外景和远景,可使画面晶莹透亮,色彩清新,富有生气。用逆光体现晨物,可使景物的影调层次丰厚。采用逆光,被摄对象在明亮的背景前会显示暗色的剪影,这种高反差影像既简明又有体现力。
5、 顶光
顶光,即来自顶部的光线,和景物、摄影机成90度左右的垂直角度。人物在这种光线下,其头顶、前额、鼻头很亮,下眼窝,两腮和鼻子下面完全处于阴影之中,造成一种反常,独特的形态。因此,一般都避免使用这种光线拍摄人物。
摄影理论基础知识归纳
导语:在法国学术院举行的科学院和美术院的联席会议上,法国政府授命巴黎天文馆长阿拉贡公布了达盖尔发明的银版摄影技术的详细经过,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摄影理论基础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第一策略:摄影知识
一、摄影的历史
1、摄影技术的变迁:达盖尔版(1839-1850)→卡罗版(1841英国科学家塔尔博特“卡罗摄影术”的技术,奠定了现代摄影术的基础。)→湿版(1851-1890,1851年,英国雕塑家阿切尔,发明了湿版摄影法。 )→干版(现代摄影雏形:19世纪70年代,英国医生马多克思,发明了干版摄影。 )
2、相机的变迁:伸缩木箱照相机 (1839)→柯达1号 (1888)→4又1/2单反相机 →莱卡 I型 (1925)→35CM单反相机(1949) →傻瓜相机(20世纪70年代)→拍立得(Polaroid)(1948)→数码相机(1995)。
31826年用8小时曝光 。感光材料:银版的发展,1839年它将曝光时间缩短到2至3分钟。
4、 伊斯曼的出现,给摄影史带来了新的革命,1889年,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将伊斯曼提供的70毫米胶卷切成两条各宽35毫米的长条,并在两边打上卷片用的小方孔,这就是日后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35毫米胶卷。 达盖尔的伸缩木箱摄影机。由于曝光时间过长,当时拍摄人像时,被拍摄者需要坐装有头部支撑架的特制座椅。
美国柯达公司于1934年推出了宽度为35毫米的胶片,很快成为最流行的胶卷和电影胶片类型,并一直持续使用至现今。
5、几次重大变革与相关人物:1931发明了电子闪光灯。1907年,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天然彩色片”透明正片,是真正实用的彩色片。1936年,伊斯曼公司推出了第一个三层乳剂彩色片考贝以后,德国阿克发、日本富士、英国伊尔福等相继推出了彩色正、负片。1947年,美国物理学家兰德发明了一次成像摄影术。1945年,瑞典人哈斯布莱德设计了120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并设“哈斯布莱德奖”――摄影界的“诺贝尔奖”。1959年,佛克特兰德发明了变焦镜头。1965年,瑞典摄影家莱纳尔特·尼尔逊将电子显微镜与摄影技术相结合,进行显微摄影,《生命的奇迹》。1981年,日本SONY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部以电荷耦合器件(CCD)代替传统的软件(底片)的数码照相(MAVICA)。
第一张彩色照片:1861年由詹姆士-克莱克-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对丝带三次拍摄成像的。呈现的是花格图案的丝带。
第一张数码照片(1957年)美国国家标准局的计算机先驱人物拉塞尔-基尔希(Russell Kirsch)研制了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可以将照相机的照片直接传输至计算机内。
1880年美国人G.伊斯曼(GeorgeEastman) 发明了将卤化银乳剂均匀涂布在明胶基片上的新型感光材料----胶卷,并于1888年制造成功第一台柯达照相机。
二、摄影流派
1、绘画主义摄影: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的英国。该派摄影家在创作上追求绘画的效果,或“诗情画意”的境界。1857年,O.G.雷兰德(1813-1875)创作了一幅由30余张底片拼放而成的、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作品:《人生的两条道路》 标志着绘画主义摄影艺术上的成熟。
2、自然主义摄影:1899年,由摄影家彼得·亨利·爱默生鉴最先提出。提倡摄影家回到自然中去寻找创作灵感。这种艺术主张,是对绘画主义的反动,它促使人们把摄影从学院派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对充分发挥摄影自身特点有着促进作用。
3、纯粹主义摄影:主张摄影艺术应该弘扬自身的优势,抛弃绘画的影响,提倡用纯净的摄影技术去求得摄影所特有的审美效果。
《明月高挂半圆山》 亚当斯(美) 《石阶之海》 W·伊文思(英)
4、新客观摄影:发生在德国20年代中期,又称为新现实主义摄影。该流派的艺术特点是在常见的事物中寻求“美”。用近摄、特写等手法,把被摄对象从整体中“分离”出来,突出地表现对象的某一细部,精确如实地刻画它的表面结构,从而达到眩人耳目的视觉效果。
5、纪实摄影:英文名称是Document Photography,其最初的含义指起到一种证明、证据和文献作用的摄影类型。但纪实摄影作为一个影响深渊的摄影流派,不同于单纯的.记录事件的照片,除了记录的基本功能,它的题材内容是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人道主义精神和历史文献价值的。纪实摄影作品无论美好或是丑陋,目的都在于表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引起人们的关注,唤起社会良知,同时记录特有的文化,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历史财富。根据摄影内容,纪实摄影又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重大事件;第二是百姓生活;第三是社会风景。
纪实摄影是摄影家对现时世界中具有社会意义的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关系作相对全面的诚实生动的描写以导致观众对被描写对象的关注与正确认识的一种摄影艺术形式。
6、超现实主义摄影:兴起于本世纪三十年代。为达达派没落时期出现于摄影艺术领域中的一种流派。摄影中的超现实主义者也象达达派摄影家一样,利用剪刀、浆糊、暗房技术作为自己主要的造型手段,在作品画面上将景象加以堆砌、拼凑、改组,把具体的细部表现和任意的夸张、变形、省略和象征的手法结合在一起,创造一种现实和臆想、具体和抽象之间的超现实的“艺术境界”。
7、抽象摄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一种摄影艺术流派。运用光线,或剪辑集锦,或中途曝光,或拍摄时震动照相机使被摄体形象在底片中的结象模糊,或多次曝光使之重影,直到改变画面的表面结构,改变被摄物体的原有形态和空间结构,使被摄物体转变成某种不能辨认为何物的线条、斑点和形状的结合体。
三、中国摄影
中国第一代艺术摄影大师郎静山,浙江兰溪人,1892年生于江苏淮阴。他从14岁起即喜爱摄影。此后九十余年来相机就没离过手,并创出一条“集锦摄影”的新路子。1995年4月13日去逝於台北。他的作品将中国绘画艺术理念溶入摄影,使集锦照相艺术至于完美。 中国的纪实摄影可以上溯到1976年的四五纪实摄影。四五摄影的主要特征就是强烈的现实参与感与历史意识,这种特征经由1979年的北京“四月影会”,分化成现实主义追求与形式主义探索两种方向。
中国当代摄影:中国的纪实摄影可以上溯到1976年的四五纪实摄影。四五摄影的主要特征就是强烈的现实参与感与历史意识,这种特征经由1979年的北京“四月影会”,分化成现实主义追求与形式主义探索两种方向。
荷赛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又称荷赛,原名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展览,1957年改名,由总部设在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WORLD PRESS PHOTO FOUNDATION)主办。该会成立于1955年。自1957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以来,迄今已举办了46届,该比赛堪称当今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对全世界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普利策奖
普利策奖(Pulitzer Prizes)是美国一种多项的新闻、文化奖金,由美国著名的报纸和出版家约瑟夫·普利策出资设立。 普利策奖包括新闻奖和艺术奖两大类,其中新闻奖主要有:公共服务奖、报道奖、社论奖、漫画奖、批评评论奖、通讯奖、特写奖、新闻摄影奖等;文学艺术奖有小说奖、戏剧奖、诗歌奖、美国历史作品奖、自传或传记奖和非小说作品奖;音乐作曲奖1项。另外,还颁发2项特别奖。美国普利策奖的奖金为7500美元,但获得公众服务贡献奖的报道不得奖金,获奖的报社将得到一枚普利策金牌。普利策当初遗赠的基金为50万美元,后来基金管理机构又筹措了100多万美元。该奖由包括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在内的16人组成的普利策奖金评选委员会评选,每年一次,评选结果一般都是在4月份中旬的一天由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宣布,5月份颁奖。
四、摄影基本知识
摄影----是利用针孔成像原理,将影像透过摄影器材存入记忆材料的过程。是传播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的 重要工具,也是近代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 摄影即用光绘画,实质上是技术和视觉观察力的一种结合,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摄影并不是单纯地拍照,有意识、有思想、经过思考和提炼的拍照才能称之为摄影。 光圈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 。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于f2.8 - f16。,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级的调整。
景深:是景物清晰深度的简称。镜头对焦于一点,焦点前后开始渐次模糊,焦点附近“清晰”的范围便是景深的范围。所以景深浅,即是背景及前景相当模糊,景深大,即是照片前景及背景均看来清晰。
光圈与景深的关系
景深与光圈级数的大小成正比。若是镜头的焦距和物体的被拍摄距离距都维持不便,光圈越大,则景深越短,就是说光圈由f/16→f/11→f/8→f/5.6→f/4时,则景深越来越短,景深外的景物其也更加模糊不清,而正确对焦到的主体,生动而清晰,而吸引人们的注意。 常镜头焦距越长(例如说是长镜头)、光圈越大、摄影距离越近,景深就会越浅;而镜头焦距越短(例如广角镜头)、光 圈越小、摄影距离越远,景深也就会跟着变深。
快门
快门是一组做在相机机身内的一个装置(有些中、大型相机的快门是做在镜头上),用来控制每一张拍摄底片的感光时间: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 甚至很多专业相机快门值达到30~1/16000
ISO感光度:是CCD的瞬间记录光线的敏感程度。 (传统相机底片对光线反应的敏感程度测量值,数码相机的ISO是一种类似于胶卷感光度的一种指标 )数字越大者感光效果越灵敏,相对地「像素颗粒」也就越大 。ISO 50 -》 风景;ISO 100 -》 标准;ISO 200/400 -》 动态、体育或光线不足;ISO 800 -》 室内表演节目、光线较暗。一般而言,感光度越高,底片的颗粒越粗,放大后的效果较差 。
对于主体处在暗处,且光比大,可以用闪光灯补偿暴光。还可用反光板补光。
EV值=光圈值+速度
快门速度、光圈和ISO感光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快门速度提高一倍,镜头的通光量就会减少一半;光圈每增加一档,和快门速度提高一倍时一样,通光量也会减少一半;ISO感光度增加一倍,通光量即使减半也能够用同样曝光量曝光。
如今大多数数码相机都配备了“曝光补偿”功能,将曝光补偿设置成+1档,就意味着快门速度减慢一半,或者光圈增大一倍。实际上,使用数码相机提供的预设模式时,相机会从光圈和快门速度两方面进行调节,以使通光量翻倍。
使用EF-S 17-85mm f/4-5.6 IS USM的广角焦段展现柔美在表现溪流或瀑布等水流的动态时,采用低速快门拍摄可以展现出水流的轨迹。只是往往需要数秒的长时间曝光。在使用光圈优先自动曝光进行长时间曝光时,要固定ISO感光度且收缩光圈。拍摄图例时,将光圈值设置为这款镜头的最小光圈F22。为防止相机自动调高ISO感光度导致快门速度变高,将感光度设置为最低感光度ISO 100如果像拍摄图例那样选择固定的ISO感光度,设置较大的光圈值,就可以降低快门速度。相反,如果将光圈值设置为固定值,提高ISO感光度就能够提高快门速度。上表中列出了把相同被摄体拍摄出同样亮度时改变ISO感光度给快门速度带来的变化。因此,即使在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下,只要设置好光圈值和ISO感光度的组合,同样能够自由控制快门速度。
镜头和焦距
焦距长度: 指镜头镜片光学中心点到底片或数码相机CCD表面之距离
焦距的计算单位为毫米mm
标准镜头: 50mm
广角镜头具有扩大前景、缩小远景之效果
望远镜头具有缩短空间,浓缩距离的效果
白平衡
白平衡:白平衡是用来调整与矫正色温 (色调) 的功能。
为何要调整色温呢?因为在摄影时会有许多不同的光源,如:太阳光、烛光、荧光灯、钨丝灯、阴天不同的光源所产生的色温 (色调) 就不同,如果不调整就会有色调的偏差。 如何调整色温?常见设定如下:自动 (针对多种而复杂的光源情形)、晴天、阴天、日光灯、钨丝灯、闪光灯 。色温(若是已经知道色温值color temperature value)手动调矫。
光源
光源有自然光和人造光, 光源的位置很有学问,像什么侧光、侧逆光等等,而我们在实际布光拍摄中,光可以分为主光、辅助光、轮廓光、背景光等几种。正确的布光方法,应该注重使用光线的先后顺序,首先要重点把握的是主光的位置,然后再利用辅助光,来调整画面上由于主体的作用而形成的反差,突出层次,控制投影。主光的位置可以在最前方,也可以在顶部,辅助光则可以在四周,甚至在底部,这是根据相机的位置在进行调整的。
把许多强烈的光线对准被摄体所形成的强光照明会减轻被摄体各组成部分的”视觉重量”,而且还会引起色彩的饱和度减弱,色调变淡。
相反,由于限制照射到被摄休上的光量所形成的弱光照明会使被摄体显得比较沉稳,色彩也会变得较深、较饱和。通过采用辅助灯、反光板、漫射器照明,还可以获得各种微妙的或满有戏剧性的效果。
更多文章:
深圳调整核酸检测价格(龙华医院核酸检测多久出结果,龙华中心医院核酸检测多久出结果)
2024年4月19日 18:40
联想电脑摄像头驱动下载安装官网(笔记本摄像头驱动如何下载(联想自带))
2024年12月11日 22:30
35mm定焦镜头排行榜(防抖且便携 佳能EF 35mm F2 IS USM评测)
2024年12月8日 05:30
vega5相当于什么显卡(AMD Radeon Vega5相当于英特尔什么显卡)
2024年9月11日 20:21
小米note3屏幕厂商(小米note3的屏幕和小米6的屏幕不一样吗)
2024年3月15日 23:50
小米红米手机官网专卖店(阜阳哪里有卖小米电视、小米手机 、红米手机的 专卖店在哪)
2024年4月23日 14:30
小米max历史版本(小米Max有几个版本 小米Max各版本区别对比)
2024年9月25日 21:10